Sunday, 9 September 2012

走过十八丁

前文:悠悠太平湖

离开太平湖后,我们到太平市的 One Gallery 打了个白鸽转,然后再前往十八丁(Kuala Sepetang, 旧称为Port Weld),一个离太平市大约十多公里的沿海渔村。

雨城这称号果然不是浪得虚名,没经过雨水的洗礼,到太平好像不完整似的。雨滂沱地下着,伴着我们往十八丁的路途。来自太平的老友虽然在车里有说有笑,但不难感觉到他心里是沉重的。一些突如其来的事,让他很忧心,但还是抽空参与部分的行程,尽地主之谊,真的很难的,让人感动。希望事情很快过去,一切安好,让他能释重负,重展欢颜。

终于来到十八丁的第一站,驰名的十八丁海上海鲜餐馆 (Restoran Tepi Sungai) ,已经是下午三点了。雨依然下个不停,可是却阻挡不了老饕们的“找吃”精神和热诚,适逢假日,人潮多到爆。我们等了好一会,才等到位子坐。再等了好一阵子,才轮到我们点菜。再等了好久好久,菜肴终于上桌,时间已是下午四点半,我们的午餐才能正式开动,真有点饿扁了。还好,现捕现煮的海鲜真的很鲜甜美味,弥补了大家久等的纳闷。

雨渐停的灰灰天色,伴着靠岸的渔船
 
雨后寂寥的桥头


满载而归
 
由于太饿了,食物一上桌,还飘着烟,没耐性等烟飘散,就匆匆地象征式拍一拍,所以照片有点烟朦,大部分照片的效果都不太理想,只能上载一两张不太惨状的。

新鲜出炉还飘着烟的 sotong

美味的Sambal 鱼
其实这海上海鲜餐馆是个蛮不错的地方。餐馆位于鱼行渡头的楼上,名副其实的置于海上,面向红树林,可以看到靠岸停泊的渔船,还有满载而归的渔船。想象一下徐徐凉风,再加上一些飞鸟掠过红树林上空的画面,在如此环境享用着美味的海鲜,喝着清凉的椰水,应该是很写意的。可是,这些美景和惬意,我都感受不到,全都被人潮和吵杂声掩盖掉了。奉劝大家,别在全世界都到处出游走动的长假日到此,要不然,保证人山人海和让你等个够。

填饱了肚子,已经大约傍晚五点,便到红树林去走走。红树林这三个字,总令我有一些些的联想,例如横行的小螃蟹和林间的那份幽意。果然,真的给我看到了小螃蟹,横行于红树根间,蛮可爱的。可是啊,那又多又烦人的蚊子却一点都不可爱。此外,也很意外地发现,在沼泽的幽幽红树林,在阳光穿越林间照射下,却有着很漂亮的水中倒影。

红树林

意境盎然的美丽倒影

由于时间的关系,我们没在红树林逗留很久,只是象征式地走了一遍,并没走完整个步道,便前往炭窑。

说起十八丁炭窑,虽然不是什么起眼的地方,但之前看过别人在网上张贴的一些照片,蛮有味道的,我倒是对这些有古早味的地方有一点点期待。

由于刚下过雨,眼前的炭窑有点雾气,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飘渺的意境。也许是假日,炭窑没像平日般运作,也或许工人们早已放工了,我们走进其中一间时,里面好安静,偶见一个工人把红树桐放进炭窑去烧。炭窑外是用于运载红树桐的小运河,停放了一些小木船,对岸是红树林,河上飘着一层雾气。如此一幅画面,散发着浓浓的古早味,仿佛把视线带进了一个旧时光的年代。

待烧成炭的红树桐
炭窑

炭窑外的小运河
有点朦胧
停泊着蓝的船

还有象征着霹雳洲旗的白黄黑三色船

  尝过海鲜,走过红树林,探访过炭窑,像十八丁这样的地方,我是喜爱的。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曝光下,十八丁这地方也受到不少注意,有不少人去游玩。老实说,我倒不希望它被过度宣传而沦为旅游区,带来不必要的肆意发展,破坏了它的原貌。原原本本的十八丁,才是最美的十八丁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